智能化,不仅是将不同子系统进行联动,更重要的是,能获取所需的基本参数信息,应急照明和指示系统,并真正实现自主分析运算,生成的结果能实时传输至前端显示装置、实现整个疏散过程的贯穿,从而以准确的运算和有效的手段引导逃生人群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,提高疏散效率。对于智能疏散系统的终端引导模块的设计和实现,本文具体结构分为传感器模块、语音模块、指示灯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,语音模块的录音放音程序设计,语音模块和指示灯模块的控制程序的设计,以及电源管理方式的选择,满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要求与标准,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**性。
功能优势:主机能控制并显示与其相连的所有消防应急灯具的工作状态,显示应急启动时间;主机与其相连的消防应急灯具之间的连接线开路、短路时,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,会发出声、光故障信号,并指示、记录故障部位;主机与其相连的任一消防应急灯具的光源开路、短路时,会发出声、光故障信号,并指示、记录灯具部位;可与火灾报警器的FAS、BAS联动,自动生成疏散预案。
灯具的布置应根据疏散指示方案进行设计,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规范,且灯具的布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照明灯的设置应**为人员在疏散路径及相关区域的疏散提供基本的照度;
2 标志灯的设置应保证人员能够清晰地辨识疏散路径、疏散方向、安全出口的位置、所处的楼层位置。
火灾状态下,灯具光源应急点亮、熄灭的响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高危险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0.25s;
2 其他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;
3 具有两种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场所,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,标志灯光源点亮、熄灭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。
系统应急启动后,在蓄电池电源供电时的持续工作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:
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,不应小于1.5h。
2 建筑、老年人照料设施、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、半地下建筑,不应少于1.0h。
3 其他建筑,不应少于0.5h。